马勇(教授、博士)

发布时间: 2019-05-05 浏览次数: 14356

E-mailmay@jxnu.edu.cn

研究方向: 边缘计算、信息安全、清洁能源、工业互联网


导师简介

武汉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累计授权中国/美国发明专利77件,发表SCI/EI检索论文56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7篇。先后获得江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江西省专利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改革开放40年重大科技成就、中国专利优秀奖、日内瓦发明金奖等多项省部级科技奖。指导学生获得20222023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及2022年第八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银奖等。先后荣获井冈学者特聘教授、江西省百千万、牛顿Fellow、国网专业领军等人才称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西省重点/重大项目2项。


一、学生科研论文

  1. Jiang X(学生), Ma Y, et al. A Adversarial Approach for Urban Anomaly Detection Across Completion Spatiotemporal Data[C]//45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stributed Computing Systems (ICDCS)CCF-B会议)

  2. Nie Y(学生), Ma Y, et al. UTFP-AD: Urban Traffic Flow Pattern Anomaly Detection Using Spatiotemporal Data[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SCI二区)

  3. Ma Y, Liu L(学生), Liu Z, et al. A Survey of DDoS Attack and Defense technologies in 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J]. 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 vol. 12, no. 2, pp. 1428-1452, Nov. 2024.SCI一区)

  4. Ma Y*, Zhao H(学生), et al. A Fault-Tolerant Mobility-Aware Caching Method in Edge Computing[J]. CMES-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 2024, 140(1).SCI四区)

  5. Zhao H(学生), Shao S, Ma Y, et al. A Multi-Agent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Based Approach to Mobility-Aware Caching[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llaborative Computing: Networking, Applications and Worksharing. Cham: Springer Nature Switzerland, 2023: 79-95. CCF-C会议)

  6. Jiang X(学生), Ma Y, Xia Y, et al. Edge Server Deployment Approach Based on Uniformity and Centrality[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llaborative Computing: Networking, Applications and Worksharing. Cham: Springer Nature Switzerland, 2023: 93-110.CCF-C会议)

  7. Ma Y, Dai M(学生), et al. A performance and reliability-guaranteed predictive approach to service migration path selection in mobile computing[J]. 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 2023, 10(20): 17977-17987. SCI一区)

  8. Zhao J(学生), Dai M(学生), Xia Y, et al. FRSM: A novel fault-tolerant approach for redundant-path-enabled service migration in mobile edge computing[C]//Web Services–ICWS 2022: 2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22: 1-12.CCF-B会议)

  9. Zhao H(学生), Dai M, Ji K, et al. Edge Computing-Based Multitasking Strategies in Smart Grids[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bile Networks and Management. Cham: Springer Nature Switzerland, 2022: 196-211. EI检索)

  10. Ma Y *, Zhao J(学生), et al. Research Review on the Application of Homomorphic Encryption in Database Privacy Protec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gnitive Informatics and Natural Intelligence2021,15/4):1-22 SCI四区)



二、授权发明专利

  1. 马勇、江兴鸿(学生)等,一种基于双重扫描算法的DDOS攻击检测方法及系统ZL202310106901.8

  2. 江兴鸿(学生)、马勇等,一种边缘网关对特殊流量包计算方法及系统ZL202210971187.4

  3. 马勇、江兴鸿(学生)等,一种基于城市子区域热点路口挖掘的区域异常检测方法 ZL202310889489.1

  4. 曾祥意(学生)、马勇等,一种基于时延方差和相关系数值的微服务故障诊断方法ZL202311403291.4

  5. 陶涛(学生)、马勇等,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RGB视频帧手持物检测方法ZL202311359648.3

  6. 刘玲蒙(学生)、马勇等,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高速公路团雾预警方法ZL202310423232.7

  7. 马勇、刘玲蒙(学生)等,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道路团雾预测方法ZL202310973181.5

  8. 赵涵(学生)、马勇等,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多场景协作优化缓存方法 ZL202310186493.1

  9. 马勇,赵涵(学生)等,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移动感知层次缓存容错方法ZL202311841087.0

  10. 马勇、简雯欣(学生)等,一种基于边缘服务下的车辆实时路径规划方法ZL202310973184.9

  11. 简雯欣(学生)、马勇等,一种基于路口中心度的城市边缘服务器部署方法 ZL202310322605.1

  12. 陈凯微(学生)、邵诗韵(学生)等,一种车载无人机边缘协同电力巡检方法ZL202410585819.2

  13. 马勇、陈凯微(学生)等,一种基于移动车辆的内容分层边缘缓存策略 ZL202311132115.1

  14. 苏家俊(学生)、马勇等,一种基于谱聚类的多目标协同服务缓存方法ZL202410612108.X

  15. 马勇、苏家俊(学生)等,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多服务预部署方法ZL202310712455.5.

  16. 马勇、苏家俊(学生)等,一种基于多周期角度的居民用电量预测方法 ZL202311714232.9

  17. 郑文胜(学生)、周新宇等,一种基于轨迹信息的移动边缘计算服务迁移方法及系统 ZL202410523995.3

  18. 马勇、郑文胜(学生)等,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多服务预部署方法ZL202311695817.0

  19. 邹健(学生)、马勇等, 一种基于移动边缘计算的多用户服务迁移方法ZL202410501269.1

  20. 马勇、邹健(学生)等,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边缘计算服务部署方法ZL 202311412775.5

  21. 聂艳彬(学生)、马勇等,一种基于概率分布的城市异常检测方法及装置ZL202410417318.3

  22. 谢麒麟(学生)、马勇等,一种基于扩散模型的FDIA检测方法及装置ZL202410969260.3

  23. 马勇、谢麒麟(学生)等,一种基于LOF算法的加密DDOS流量异常检测方法ZL202311722761.3

  24. 刘龙(学生)、马勇等,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的车辆入侵检测方法及装置ZL202410397400.4


三、学生主持项目

  1. 赵涵《一种面向区域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方法》(校级) YJS2022065

  2. 简雯欣《基于视频数据处理的停车位检测研究》(省级)YC2022-S351

  3. 苏家俊《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服务预部署方法》(省级)YC2023-S318

  4. 聂艳彬《基于动态子区域划分的异常交通流时空分布模式挖掘》(省级)YC2023-S300

  5. 黄先伟《基于交通流量预测的城市子区域异常检测研究》(校级)YJS2024034


四、学生获奖情况以及去向

2018级(1名研究生):

赵家乐:发表SCI/EI/中文核心论文3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授权软件著作权8项,获江西省政府研究生奖学金,连续三年获江西省高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获江西省研究生数学建模一等奖、三等奖,并获江西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优秀实习生“优秀研究生干部”等荣誉,现在攻读博士学位。

2019级(2名研究生):

刘扬过:发表SCI论文2篇,授权软件著作权5项,获得过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江西省高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江西省研究生数学建模三等奖,并获江西师范大学优秀实习生三好研究生荣誉称号,就职于南昌市某高校辅导员。

李辉:授权发明专利5项,论文1篇,获得过江西省政府研究生奖学金、江西省高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并获江西师范大学“优秀实习生”“优秀研究生干部”荣誉称号,就职于省内某研究院。

2020级(3名研究生):

戴梦轩:授权发明专利8项,授权软件著作权3项,发表SCI论文3篇,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江西省高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江西师范大学“三好研究生”、“优秀实习生”。现在攻读博士学位

钱辉:授权发明专利5项,发表SCI论文1篇,参与科研项目2项,授权软件著作权2项,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江西省高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江西师范大学“三好研究生”、“优秀实习生”。就职于安徽某高校教师。

赵从俊:授权发明专利5项,获得江西省政府奖学金,科研项目2项,授权软件著作权2项。获得江西省政府奖学金、江西省高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江西师范大学“三好研究生”。就职于某建工集团。

2021级(6名研究生):

江兴鸿:授权发明专利6项,授权软件著作权2项,论文6篇,科研项目3项,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目前就职于省内某研究院。

曾祥意:授权发明专利3项,授权软件著作权2项,连续两年获得江西省高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陶涛:授权发明专利1项,授权软件著作权3项,论文3篇,科研项目1项。获得江西省政府研究生奖学金、江西省高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江西师范大学“优秀实习生”荣誉称号。目前就职于四川某互联网公司。

刘玲蒙:授权发明专利5项,授权软件著作权2项,论文1篇,科研项目1项。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江西省高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江西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荣誉称号。目前就职于萍乡某公办中学。

赵涵:授权发明专利8项,授权软件著作权2项,论文5篇,标准4项,科研项目3项。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江西省高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日内瓦发明银奖,发表论文获best paper奖项,获计科研究生创新大赛三等奖,并获江西师范大学“三好研究生”荣誉称号。现在攻读博士学位。

简雯欣:授权发明专利8项,授权软件著作权3项,论文1篇,科研项目1项。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江西省高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江西师范大学“三好研究生”荣誉称号。目前就职于中国铁塔。

2022级(7名研究生):

陈凯微:授权发明专利2项,授权软件著作权1项,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江西省高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江西师范大学“三好研究生”。

苏家俊:授权发明专利7项,授权软件著作权2项,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江西省江西省高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江西师范大学“三好研究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拟就职于中国铁塔。

郑文胜:授权发明专利11项,授权软件著作权2项,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江西省江西省高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江西师范大学“三好研究生”等荣誉称号,拟就职于浙江军队文职。

邹健:授权发明专利11项,授权软件著作权2项,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江西省高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江西师范大学“三好研究生”等荣誉,2023 年第十三届亚太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二等奖,江西省 2022 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科研创新实践大赛三等奖。

聂艳彬:授权发明专利5项,授权软件著作权2项,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江西省高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江西师范大学“三好研究生”等荣誉称号。拟就职于广东某事业单位。

刘龙:发表SCI论文1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2项,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连续三年获得省级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江西师范大学“三好研究生”称号。拟就职于江西建设银行。

谢麒麟:授权发明专利4项,授权软件著作权6项,连续三年获得江西省高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连续两年获得北京绿盟公益基金会-教育奖助学金,获江西师范大学“三好研究生”、“优秀实习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拟就职于广东某中学。

五、优势资源

团队积极拓展优质资源平台,提供前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复旦大学等985高校开展访学与交流的机会。同时,定期组织前往国家电网、中国铁塔、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单位实地参访,增强职业规划能力。此外,团队定期开展团建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与交流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