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博识启智”学术月活动邀请到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黄霁崴教授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陈莹教授分别作题为“面向物联网的边缘智能计算技术”和“QoE-aware Decentralized Task Offloading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End-Edge-Cloud Systems: A Game-Theoretical Approach”的学术讲座。
黄霁崴教授在讲座中就当前边缘智能计算系统在数据质量、分布式模型训练和协同推理等方面面临的系列严峻挑战,分别介绍了基于群智感知的数据采集技术、基于联邦学习的分布式模型训练技术、基于协同推理的分布式智能计算技术等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为高效构建和管理边缘智能计算系统提供新方法。
陈莹教授在讲座中就“端-边-云”系统中的多用户任务卸载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介绍了一种资源约束下最大化用户体验质量的去中心化任务卸载和资源分配方法。该方法首先从理论上证明了多用户任务卸载博弈中至少存在一个纳什均衡卸载策略,随后构建了基于博弈的去中心化任务卸载方法来获得纳什均衡卸载策略。为“端-边-云”系统中的多用户任务卸载提供了新思路。

讲座结束后,两位教授与学院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深入的探讨。近期,计算机学院将继续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做客“博识启智”学术月活动,为进一步开拓师生们的科研视野,深化学院与高层次人才之间的学术联系奠定良好基础。
为营造浓厚的学术科研氛围,提升师生的科研学术水平,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自6月份起开展“博识启智”学术月活动,此次活动为第二轮活动。(文/图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
专家简介:
黄霁崴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石油数据挖掘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入选北京市优秀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国家治理青年人才、北京市昌平区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发展工程青年人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优秀青年学者。本科和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生。研究方向包括:物联网、服务计算、边缘智能等。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9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1篇获得中国科协优秀论文奖,2篇入选ESI热点论文,4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出版学术专著1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4项;获得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广东省计算机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担任《电子学报》青年编委、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服务计算专委会委员,CCF和IEEE高级会员。
陈莹教授,现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2017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2015-2016年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留学一年,师从沈学民院士。IEEE与CCF高级会员,曾获北京市优秀人才(2018),北京市科协青年托举人才(2023),北京市属优青(2023),EAI CollaborateCom杰出贡献奖(2022),亚太区Google PhD Fellowship(2016),Google Women Techmakers Scholars Program(2014),IEEE-CCF云计算最佳论文奖,IEEE SmartIoT最佳论文奖(2019),IEEE ICWS最佳候选论文奖(2014),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7)。以第一作者在IEEE TMC, IEEE TSC, IEEE TCC, IEEE TII, IEEE TVT, IEEE IoTJ, ACM TECS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4篇论文入选ESI热点论文(ESI 0.1%)。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项目、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