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师生在信息安全的编码理论和智能电子对抗技术领域的研究能力和水平,8月25日下午, 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邀请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系统可信性自动验证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副主任、西南交通大学周正春教授作题为“Applications of Some Combinatorial Objects in Sequence Design”的学术讲座。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师生代表 20 余人聆听了讲座,讲座由 学院副院长曾锦山主持。
周正春教授在序列设计领域进行了卓越的研究,首先在通信领域中开发出优化算法,显著提升了信号编码的效率和抗干扰能力,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传输速率;其次,在雷达技术中,他通过创新的序列结构提高了目标识别的精度和信号分辨率,增强了雷达在复杂环境下的探测能力;最后,在密码学领域,他的研究为加密算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强化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此外,他将序列设计的应用扩展至生物信息学和物联网等新兴领域,推动了跨学科的技术融合,为未来科技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周正春教授的讲座脉络清晰、深入浅出,所提的方法和见解让师生对序列设计在通信、雷达和密码学中的重要应用有了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也提升了师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视野。


专家简介:
周正春,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现任系统可信性自动验证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副主任、信息编码与传输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一直致力于面向通信、雷达和信息安全的编码理论和智能电子对抗技术研究,在领域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包括编码密码领域旗舰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32篇),成果共被引用3000余次;先后完成60余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国防和行业头部企业委托项目;曾获全国百篇优博论文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次)、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华为WiFi标准卓越贡献奖、詹天佑青年科技奖、茅以升铁道科技奖,设计的多类优相关波形入选下一代WIFI国际标准和下一代UWB国际标准;曾访问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挪威卑尔根大学、日本筑波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后,3年);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Cognitive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Cryptography and Communications、Advances in Mathematics of Communications三个国际SCI期刊编委;受邀担任领域多个国际学术会议主席或做特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