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3日下午,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二级教授苗夺谦应邀莅临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为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人类视觉编解码算法研究"的前沿学术讲座。作为连续五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的知名学者,苗教授的到访受到了学院师生的热烈欢迎。
讲座伊始,苗教授以生动形象的实例为切入点,系统阐述了大脑视觉编解码研究的学术背景与重要意义。针对当前该领域研究普遍存在的单被试局限性问题,苗教授重点介绍了其团队创新性提出的多被试协作大脑视觉解码方法。更令人瞩目的是,苗教授还首次公开分享了其团队最新研究成果——跨客户协同的多被试协作大脑视觉解码技术,以及视觉编码与概念选择区域定位等前沿探索。
在讲座中,苗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将复杂的人类视觉编解码理论娓娓道来。在互动环节,与会师生就相关学术问题与苗教授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场学术氛围浓厚。参会师生普遍反映,此次讲座不仅拓展了学术视野,更对人类视觉信息处理的机制有了全新的认识,收获颇丰。
此次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不仅为学院师生提供了接触前沿科研成果的机会,也进一步促进了校际间的学术合作与交流。
专家简介:
苗夺谦,博士、IRSS /CAAl Fellow、CCF杰出会员。现任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嵌入式系统与服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连续5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大模型、粒计算等。主持完成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发表SCI论文180余篇。获得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第2完成人)(2024),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二等奖(第1完成人)(2018)。
国家级一流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负责人(2022),国家级一流课程《人工智能原理与技术》负责人(2020)。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第2完成人)(2023、2010)。获得2010年度教育部-IBM中国优秀教师奖,2011年度宝钢教育优秀教师奖。现任/曾任国际粗糙集学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会评专家;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粒计算与知识发现专委会主任1名誉主任;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学位委员会计算机学科评议组专家;上海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3个SCI国际期刊的副编辑(AE)。